吴大哥娱乐网 明星 《搜救》口碑两极分化,指责熊孩子和父亲降智,根本没看懂电影

《搜救》口碑两极分化,指责熊孩子和父亲降智,根本没看懂电影

罗志良导演,甄子丹、韩雪、贾冰等演员主演的电影《搜救》上映后有点口碑两极分化的意思。

翻看豆瓣评论,首页五条热评中,两条好评、两条差评,还有一条没有打星。差评的两条,一条指责角色“裹乱”、甄子丹饰演的阿德各种花式作妖,不听指挥,强行降智;另一条则写“第一次见拿父母和孩子当反面教材拍电影”。

在差评观众的口中,阿德和他的儿子根本就成了反面角色,儿子是“熊孩子”令人生厌,父亲各种作妖、裹乱,没有他所长就不会牺牲,对父子两个人的反感,让这些观众可以毫不犹豫地打差评,而将电影其他所有优点都抛之脑后……但我想说,如果只看到熊孩子和父亲,或者说认为两个角色是熊孩子和父亲,说明你根本没看懂电影。

首先,要搞清楚《搜救》的影片类型和定位。这是一部灾难片,也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甄子丹在电影里完成了根本突破,他是一个在深圳工作的白领,没有任何功夫,也没有特别好的身体素质,他失足滑进冰河差点冻死、被骗子和流氓围攻只有护住脸挨打的份儿。这样的人物塑造,目的是让阿德这个角色尽量接地气,从而引起观众共情,他和我们一样,是普普通通的人,没有功夫,也不是多么完美的人。

接着说阿德的儿子。他真的挺任性的,捞不到金鱼就是不罢休、不管爸妈怎么劝就是要去天池,不知死活雪地拦车差点酿成车祸、发起火来没轻没重不管是谁上来就推,这一切都足以让人给他贴上“熊孩子”的标签。

但是,因为这些角色的行为就讨厌这对父子、甚至迁怒于整部电影,真的公平吗?

一方面,冷静思考一下,当我们抛出“熊孩子”三个字时,其实就已经缺乏爱心的戴上了有色眼镜和偏见,去定义孩子。

孩子的世界观没有形成、认知有限,成年人都知道趋利避害何况孩子?谁都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只不过孩子表现的更直接,而且他们得到的方法只有任性罢了。我们总会宽容自己的孩子,而厌恶身边其他孩子,如果看一部电影还用这样的态度实在不应该。

另一方面,说阿德裹乱、降智的,有没有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的儿子已经在冰天雪地里走失了二三十个小时,自己会急成什么样?看到搜救人员停下来,是不是一样会希望他们快点动起来?雪崩是天灾不是人祸,真的要把责任推给阿德吗?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搜救》紧扣搜救主题,从儿子走失的开端,到最后救回小男孩的结果,要有合理性、有戏剧性,也就是强化人物之间的冲突,这都是电影惯用的手法,所以才会塑造相对极端任性的儿子,和如此锲而不舍、勇敢往前冲的父亲,这是创作层面为了增强戏剧张力的手段,理性客观的观众肯定能看懂。

当我走出影院,复盘整部电影,又会觉得,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甄子丹敢于如此突破银幕形象,是因为《搜救》本就不是一部爽片,所有的矛盾、灾难,以及不算圆满的圆满结局,其实都是在折射现实,从而引发观众对父子关系、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忙于工作的父亲,会粗心忘记接孩子、对儿子缺少关爱、缺少耐心,甚至偶尔会忍不住动手,他习惯于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用成年人的思维去要求孩子。放在现实中,10个父亲有9个都是会犯其中至少一个错误吧?我本人就是其中一个。

所以才会有《搜救》故事里持续数十个小时的寻找、有最终让人落泪的结局,这其实是对父母的一次再教育和警醒,让家长重新审视父子关系、重新反思家庭教育,这才是《搜救》在紧张、精彩故事背后,想要传达的核心价值。

最后说回到开头讲的豆瓣短评,会发现还是有清醒的观众。比如那个没有打星的网友,他懂得换位思考,所以评论写的是“太适合大男子主义家长和熊孩子一起来看了(评论说不听指挥强行降智的,请问你在那种情况下可以完全理智是吧)”,还有打五星的观众写的是“这部电影适合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观影,能从中反观检测自己家庭内部是否出现矛盾,隐藏的问题,需要及时修复的裂痕。 整个故事线,反馈出很多家庭内部矛盾和网络时代的诸多社会现象,值得观影者思考与探寻解决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因为某部国庆档电影撤档,《搜救》临时顶上救市,完全没有宣传的时间,因此也很难将影片要表达的核心有效传递出来,还是希望清醒、能看懂的观众多一些吧,让这部电影能够得到公平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