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 刊| 总第3008期
昨天,悬疑剧《消失的孩子》正式会员收官。
嫌犯许安正(吴其江 饰)被绳之以法,险些失去孩子的陶芳(李晟 饰)在吸取教训后不再对儿子施压,打烂了一手好牌的袁午(魏晨 饰)最终得到了妻子若玫(陆子 饰)的原谅。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但通往结局的过程却不算顺利。
不顺利的不仅是剧中人的解谜过程,还有剧外观众的观剧体验。如果说之前的悬疑剧让观众体会到了解谜的爽感,那么《消失的孩子》则需要观众在影像里自行梳理头绪。
《消失的孩子》并非烂剧。它的镜头质感、美术置景、演员表演都不错;但它对观众也不算友好,重复的片段、模糊的动机,都是对观众耐心的挑战。
不得不说,《消失的孩子》剑走偏锋的意识流式剪辑手法,看得人心累。
首集4分钟的片头,就看懵了不少观众。这部分本该介绍背景、交代人物关系,剪辑师却用偏向呓语的意识流手法,让梦境与现实交错。虽然足够新颖,却也压缩了不少有效时间,导致观众接收到的信息十分有限。
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剪辑师对同类型素材的重复利用。先导部分,光是为了点出杨远(佟大为 饰)在梦境中陷入“莫比乌斯循环”,就让观众看他反复跑了9次楼梯。
正片部分也是如此。在前几集,除了反反复复地翻橱柜、拉窗帘,几乎看不到杨远和陶芳找孩子的其他动作。作为观众,我能理解父母的焦灼,但是真的没必要让他们在一间屋子里“接力”扯窗帘。
能看出剪辑师在有意识地通过音效的强弱、镜头的推拉制造差异感,但同样的套路看了四五遍,确实会疲惫。要是能进一步精编同类素材,呈现效果说不定会更舒服。
不少闪回镜头也有重复的问题,比如杨莫失踪前一晚恩怀找钥匙、杨莫和恩怀计划出游、杨远下楼热车等。“过犹不及”同样适用于影像处理,过分强调某段意义单薄的剧情,是对观众耐心的无意义消耗。
重复的素材看得人心烦,错乱的故事线和跳跃的时间线则看得人心乱。
一方面,剪辑团队有意打散了原本的故事线,却在重组碎片的过程中失了策。
先导部分,紧接着杨远梦境的是一个黑镜转场,这是影视作品里常用的“隔断”。随后而来的,是一个在大桥上飞奔的人影。他是谁,观众不知道,他为什么跑,观众也知不道,如果不是后面的正片有所补充,我差点把它当成了一段环境空镜。
还有第一集里,杨远被盘问和举着锤子的袁午拼接在一起,着实把人看懵了。之后,买完砖的袁午和林楚萍(于文文 饰)一家吃饭的画面连接在一起,也会让人在出戏和入戏之间摇摆。
观众上一秒还因为沧桑、紧张的袁午揪着心,下一秒怎么能立刻进入林家温情十足的聚餐氛围中?
较大的风格反差、似有若无的剪辑点,加重了剧集的割裂感,甚至让人生疑:这到底是不是同一部剧?剪辑师在处理故事线时,需要考虑不同故事线之间节奏和风格的统一、合辙,一旦细节收拾得不到位,就会折损整体观感。
另一方面,让人摸不到头绪的时间线,同样影响观看效果。
几乎每一集都没有紧接着前一集的结尾讲故事。比如第二集开头,是从许恩怀和杨家人的结识为起点,而并未接住第一集杨家人找孩子的尾巴。
而后面的剧情交代完恩怀与杨家的故事后,则让时间回到了起点,众人又开始焦灼地在许家找孩子。寻子无果的杨远夫妇因为警察的盘问而矛盾渐生,正当我以为夫妇二人要开始争吵时,没想到时间线又跳了。
这次来到的是杨莫失踪的七天前,与之前在单条故事线的时间跃动不同,这次剪辑师开始有意识地归拢杨家、袁家、林家的三条故事线。
虽然能看出剪辑团队“拧线成绳”的用意,却看不到编织的重点,甚至看不清三条故事线的交叉点。这边厢的袁午在窗子前疑神疑鬼,那边厢的林楚萍看着手机心事重重,中间把日子过得一地鸡毛的杨家三口人 还时不时地跳出来。
观众若想要看懂此类意识流式剪法,需要边看剧边记笔记,不然一晃神就容易跟不上拍。
提个小建议,如果剪辑师能在切换时间线之前,放出故事的交叉点,给观众一个交代,能疏通现在的堵塞感。用广撒网、弱化重点的方式来做悬疑剧,可能吊不住观众的胃口,反而会起到劝退的反作用。
除此之外,《消失的孩子》在剪辑上还有几处其他的小问题。
首先,在牵引思路方面,没有做到充分铺垫。比如在处理林楚萍和修电脑同事的关系时,看得出这里的跳切镜头,是在暗示林楚萍对男性的戒备,为引出她的不幸遭遇做出准备。这种手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出欲说还休的氛围感,却不足以勾起观众的好奇心。倘若能多留一些线索,说不定会更好。
再比如,故事的重要人物许恩怀,其实在剧集开篇就多次提到了她的名字,直到第一集的后半程,她才正式登场。如果能让恩怀更早出场,会能让故事更紧凑,也更能让观众心里有数。
其次,在剪辑技法上,团队需要精益求精。以第一集中杨远和陶芳的争执戏为例,这一段的镜头处理出现了跳轴问题。
“轴”是指物体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以及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当实际拍摄时,摄影机围绕被摄物体进行镜头排列,为保证被摄物体在电视画面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的统一,相机应在机位轴面180度以内的地方、角度、景别排列。
在这段戏中,观众从中景镜头接收到陶芳在右、杨远在左的位置关系,但当镜头拉近,杨远却突然出现在镜头的右侧,陶芳则出现在左侧,这就与之前的位置产生矛盾,看起来总有些别扭感。这就是跳轴的问题。
这个“轴”是处理镜头调度需要遵循的规则。在实际操作中,镜头可以越轴但尽量不要跳轴,否则将会让观众混淆两个人物的位置关系。
后期创作者要清楚,剪辑既不是简单地拼接素材,也不能单凭自己的感觉随意下刀。动剪刀时,剪辑师需要代入观众视角,对素材作出取舍、区分,否则很难在庞杂的素材库中萃取出精华。
当然,也不是说这部剧的剪辑没有优点,在个别镜头细节的处理上,《消失的孩子》可圈可点。
比如第一集中,袁午和林楚萍哥哥在楼梯上擦肩而过的镜头就处理得不错。剪辑师在这里做了慢放处理,当镜头拉近,观众能清晰地看到袁午脸上的每一处表情变化,他下意识瞪大的眼睛、逐渐弓起的背、下意识瞟向林楚萍哥哥的目光,都是暗示观众的言下之意。
再比如,剪辑师用碎片镜头拼接起杨远一家人的晨起生活,于无声处带动了观众的焦躁情绪。这场戏的镜头,在疲惫的杨远、唠叨的妻子,以及不听话的杨莫之间来回切换,中间还会随时插入对生活场景的特写,比如工作中的加湿器、洗衣机等。
剪辑师通过零散的镜头,在交代杨家的生活环境和人物关系的同时,又用密集甚至错乱的针脚,营造出大清早一家人手忙脚乱的氛围感,这就与杨远一家看似平淡却暗蓄矛盾的状况相合,是加分的处理方式。
此外,在剧中还能看见不少与人物情绪相吻合的晃动镜头、扫视镜头、视角转换等,都是对人物心理的外化表现。
如杨远陶芳冲进房间找孩子时镜头的微颤、张叶(李斯丹妮 饰)警官扫视房屋时镜头从第三视角切换到第一视角等,都对塑造人物起到辅助作用。
总体而言,《消失的孩子》虽在剪辑上略有瑕疵,但好在有到位的表演和故事做底,费点劲也能有所收获。
剪辑可以把一部70分的作品救到90分,同样可以把它损毁到及格线之下。如何用好这把剪刀,不仅需要后期制作人员多加思考,更需要整个团队严格把关,才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文/弈辰】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