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哥娱乐网 热点 新发爆品和限购潮齐现 债基“走俏”成新发“主力军”

新发爆品和限购潮齐现 债基“走俏”成新发“主力军”

11月,债券型基金出现走俏迹象。在新发基金市场整体平淡之际,债基爆款产品频现,更有中小基金公司借道债基实现公司管理规模的近翻倍式增长。当月全市场债基新发数量和规模均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与此同时,存量债基亦掀起限购热潮,11月超百只债券型基金发布“限购令”,有债基甚至直接“闭门谢客”。另有多家基金公司密集上报债基产品。

新发债基爆品不断

11月30日,国联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山西证券汇利一年定开债、国联安恒通3个月纯债定开等多只债基成立。Wind数据统计,包括上述基金在内,11月共有50余只债基产品宣告成立,累计发行份额超过900亿份,占当月新发基金总额的比重超过80%,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与今年1月份相比,11月债基发行规模占比增加近30%。

在债基“走俏”成为11月新发基金主力军的过程中,不少爆款债基产品频频现身,更有中小基金公司借道债基创造亮眼的首发表现,实现公司管理规模的大幅增长。

11月30日成立的国联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首募资金超过50亿元。11月28日成立的金信民富仅一天时间就完成募集。博远基金、恒生前海基金旗下新发债基更是创公司成立以来的新发规模纪录。博远增裕利率债募得资金超46亿元,接近公司此前总管理规模。恒生前海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募资超50亿元,使公司管理规模增长超过30%。

此外,11月新发债基中,也不乏首发规模超过70亿元的“巨无霸”产品,如大成景熙利率债、富国瑞丰纯债、鑫元稳丰利率债、南方恩元等。通观11月债基新发情况,利率债、纯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几大类别基金颇受青睐,其中,四只政金债募集资金均超过50亿元。

恒生前海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基金经理李维康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性金融债属于利率债,风险资本占用为零且有税收优势。因此,在明年信用利差可能收敛和风险资本占用提升两个因素下,吸引力有所提升。

存量债基启动“限购潮”

除了新发债基频现爆款产品外,存量债基也掀起一股限购热潮。据不完全统计,11月已有超过百只债基发布各式限购公告。

11月30日,华夏基金、广发基金、金信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华夏鼎航债券基金12月1日起暂停转换转入业务,单人单日累计申购金额不超100元。广发民玉纯债直接自11月30日起“闭门谢客”,暂停个人投资者申购业务。金信民兴债券则自11月30日起暂停机构投资者单日100万元以上的申购申请。

从业绩表现来看,上述基金均在近期收获较明显的涨幅,11月限购的债基也多为绩优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基金净值涨幅过快时,采取限购是较为常见的控规模保业绩措施。同时,在相对高位逆势限购也能保护基民免受追高亏损的风险。

然而,越是限购,似乎越激发了基民的追捧情绪。以东方臻享纯债基金为例,继11月24日宣布自11月27日起暂停50万元以上的申购之后,该基金又于11月27日紧急公告“闭门谢客”,自11月28日起暂停申购。一番操作引得基民“心痒痒”,从基金贴吧中刷屏式讨论可以看到,不少基民在27号奔着“关门”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抓紧买入。

有基金人士表示,限购有时确实会成为一些基金公司的另类宣传营销方式,通过制造这种稀缺感和倒计时感,抓住基民惜卖和担心错过的心理,实现规模增长,这也就是所谓的“饥饿营销”。因此,面对限购,基民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理性判断,不宜盲目跟风。

扎堆布局政策性金融债

债基热度的攀升带动基金规模明显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国内债基总规模站上8.6万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债基产品数量超过3400只。其中,中长期纯债基金占据大头,1860只基金总规模约5.3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发债基爆款频现、存量债基掀限购潮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正积极筹备发行新债基产品。截至11月30日,60余只债基尚在审批进程中,30余只债基正在发行中。

从正处于审批进程中的债基来看,政策性金融债成为一大亮点。Wind数据显示,共有15家基金公司扎堆申报这一类别基金,大中小规模基金公司均有出手,亦出现外资独资公募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的身影。

其中,有10家基金公司均申报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产品,盛况堪比此前的中证2000指数。据悉,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主要选取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沪深证券交易所流通的剩余期限为3年以内的政策性银行债。截至12月2日,全市场仅4只挂钩该指数的产品,均为今年成立,产品规模均超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