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如屑》之后马上播放了《底线》,但其实对成毅来说并不完全占优势。 观众熟悉的是古装剧的他,网络记忆认定他是营销面孔、电视剧CP炒作路线的流量。 即使看到他出演了这部剧,也出演了法官,我猜资源怎么会这么好。 流量变了!
演员都有各自的标签。 对于很多不是粉丝的观众来说,能记住的是有用的。 另一方面,成毅出现的作品确实是古装仙侠剧。 这样的刻板印象,我们不需要给他戴有色眼镜,看其他青年演员的眼光和标准。
在我看来,我注意到了他在现代服装中的形象。 比较旧衣过滤网下的造型,可以认为有几个戒指被去掉了。 而且即使是原声的台词,也有台词说不好,抑扬顿挫、感情起伏都说不出来的艺人。 但是,成毅的台词实际上已经清楚了,所以即使认为他是在中戏中出现的也不足为奇。
《底线》是群像剧,剧中将展示10个案例。 这个剧本被最高法封闭,能出演戏剧的案例也经过了慎重的筛选。 不仅是剧本本身,我觉得这绝对是一部好的普法剧。 观众不仅看得热闹,更能真正感受法治建设的成果,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心中有数。
成毅在剧中饰演青年法官周亦安。 他是靳东饰演的方远的弟子,是性格活泼有正义感的司法人员。 我觉得这个角色演得很真实,其实我们周围的年轻人也差不多。 精神饱满,有点感情用事,我很喜欢。
一部剧的成功不是一位演员的功劳,而是共创的成果。 对成毅的粉丝来说,看这部剧可能是冲着他去的,其实很多观众都是冲着这部剧的本质去的。 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真正反应现实,没有乱搞。 这种剧的观众喜欢看。
这部剧其实让我对法官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在调解的一个环节,能和解的就和解,并不一定要上法庭。 这不是轻描淡写、推脱责任,而是让进入法院的群众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影视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对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应对是什么? 我真的不认为现在盛行的交流文化是正确的。 银幕上的电影必须表现出来。 如果满屏都是爱情,所有的观众都沉溺于CP营销的幻想中无法自拔,影视剧就会失去其初心。
我对《底线》的期待和《人民的名义》一样高。 高质量的现实主义题材一定会赢得观众的好评。 另一方面,成毅饰演的周亦安是年轻法官的代表,他不需要用脸营销。 角色自身感受到的法庭上的庄严和手中的铁锤的责任才是我们应该记住的。
我看成毅,一个演员走出自己舒适的圈子,这才是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