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哥娱乐网 明星 《八月桂花开》首播,傅晶印小天压不住戏,梁晓声编剧缺厚重

《八月桂花开》首播,傅晶印小天压不住戏,梁晓声编剧缺厚重

9月22日晚间,电视剧《八月桂花开》在安徽卫视两集首播。这部电视剧由傅晶、印小天、马少骅和徐百慧等知名演员主演,讲的是某老区易地搬迁的扶贫攻坚故事。这个故事本身,是非常主旋律、正能量的,值得点赞的。在具体的表达当中,《八月桂花开》有不少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这部电视剧是梁晓声老师亲自执笔编剧。梁老师是《人世间》的原著小说作者,这部作品不仅改编成为了同名的热播剧,而且小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基于此,梁晓声老师执笔担任编剧的电视剧《八月桂花开》理应提高期待,或者说,在剧作评论上,调高标准。梁晓声老师以往的水平,应该配得上高标准、严要求才是。

但是,具体到这部《八月桂花开》当中来讲,剧作本身呈现出来的质量,是不够好的。如果说这部扶贫攻坚的电视剧是一位青年编剧创作,我们可以原谅编剧的种种瑕疵。但是,这部剧作,是梁晓声老师执笔,就给人一种老先生并未认真写的感觉了。梁老的水平,真的不至于如此。更过分一点讲,《八月桂花开》当中,有太多的套路叙事,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比如,要塑造男主角非常忙,就一定要分身无术,一定要家里照顾不过来,一定要有个埋怨自己的妻子,和学习上落后了的孩子。这些套路,都是典型的晚会小品才会用的,已经被用了几十年,懂行的编剧们都不屑于用了的。可是,在梁晓声老师的《八月桂花开》当中,依旧把这些老套的角色塑造方式用来用去,乐此不疲。

该剧已经播出的剧情内容当中,印小天饰演的男主角,一上来,便是在参加乡镇工作和同学聚会之间,出现了时间上的冲突,继而,造成了妻子的被动与抱怨,和老同学们的“不欢而散”。这种老套的剧情方式,只不过想表达一个内容:男主角非常忙,已经忙到了为了工作,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同学聚会了。

然而,看完这种老套的剧情之后,我产生了两个疑问。一位同学在县里边任职,他的同学们都跑到他任职的县里边来聚会,这是为哪般?是这群同学们太悠闲了吗?同时,男主的妻子说,自己的公司在运作上市,抱怨男主不照顾家庭,造成了闺女的考试已经连续不及格等等。我就想问了,您闺女考试不及格,跟您男人乐于奉献,有半毛钱关系吗?这种老掉牙的剧情模式,都新时代了,还在用,合适吗?

类似的老掉牙的桥段被反复用的例子,在《八月桂花开》当中俯仰皆是。这就造成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该剧当中,近乎所有的角色,都出现了可怕的脸谱化问题。观众们太熟悉这些脸谱了,他们一出场,就知道编剧要给他们编造什么俗套的戏份了。近乎全员角色的脸谱化,让这部电视剧的戏剧冲突近乎归零——因为每一次的冲突,由于脸谱的存在,而显得刻意甚至于虚假了。

同时,不知道为何,这部电视剧大量使用了旁白。这是电视剧创作当中非常大的忌讳。能够讲故事的时候,就一定不要用旁白。因为电视剧首先是讲故事的艺术娱乐形式,而不是报告文学的样子,不是专题片,纪录片,不是文字配上画面就行的。梁晓声老师是知名的老作家、老编剧了,这些行业的基本要求,应该懂得啊。我甚至于怀疑,这种水平的剧本,是梁老写的吗?

在剧本太套路,质量不过关的同时,傅晶和印小天的表演,也自带脸谱,缺乏对于角色更深度地构建。章子怡曾经说过,优秀的演员,能够把不及格的剧本表演到及格水平(《我就是演员》)。《八月桂花开》在剧本层面上,角色塑造确实不到位。因此,它更需要演员们自己通过生活化的、真实化的表演,去补齐这些内容。

但是,目前播出的内容当中,我看不到这种补齐。相反,傅晶、印小天、徐百慧等多位知名演员,都是给角色做减法。剧本角色,本身就不怎么合格了,演员还要继续做减法,出来的剧情、角色效果,就真的不好了。

这种题材的电视剧,最重要的便是真实感。从编剧创作和演员表演的角度上讲,真实感的塑造,有多种方式和方法。但梁晓声老师和这群演员们,都采用了最为省事儿的“脸谱化”的方式。还是那句话,这部电视剧,若是青年编剧们写的,一笑而过得啦。但是,它是梁老执笔的啊。梁老,真的不应该!(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