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纪周导演,张译、张颂文等演员主演的《狂飙》播出完结后,热度始终持续,确实是开年不折不扣的爆款剧,豆瓣评分也很高。这部剧除了有强大的演员阵容,还有扎实且给人新鲜感的剧本,以及电视剧之外的更多表达。关于电视剧的构思、剧本创作,以及拍摄和细节方面,听听徐纪周怎么说。
你很擅长这类题材,也拍过不少此类作品,为什么对警匪题材情有独钟?
徐纪周:这应该是我的个人情结吧!我这个年纪的人,中学时期基本都是在录像厅看电影,因为那时还不像现在这样有那么多商业影院。我经常跑去录像厅,很喜欢看正邪对立的犯罪题材,对这类电影比较有兴趣,而且会不自觉地去思考,如果自己来写,故事会发展成什么样的。
从《狂飙》的故事发展来说,应该是很典型的三幕式结构吧?这在警匪题材里比较新颖。
徐纪周: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从2000年开始从事电视剧创作。其实读书期间就看了大量经典作品,比如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茶馆》、《天下第一楼》等等,应该是受这些作品影响吧,我一直想用三幕式拍个电视剧,但是呢,又不像《大宅门》那样。我的构思是在三幕里,每一幕都有人物,有冲突,有故事。一件事儿讲完就进入下一幕,中间要有巨大的人事变迁,这样一来其实是三个戏,每一个都要有美剧的长度,足够把故事和人物做到最好,这是我把《狂飙》做成三幕式结构的理由。
这部剧有20年的时间跨度,这其实挺冒险的,一方面对演员造型、时代感的呈现都是很大挑战,此外对观众的耐心也是不小的挑战,因为大家都要跟着角色一起经历这20年的超长跨度,为什么要设定这么长?
徐纪周:这和我的经历有关。我大学毕业是在2001年,看过剧的人都知道,剧中安欣和高启强认识也是在2001年。而且现在回忆起来,2001年是一个很重要、有转折点的年份,让我有很多复杂的感受。那一年中国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很多人富起来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很多人找到了机会成功、赚了大钱,当然也有很多人本事不够,依然庸庸碌碌,而且,不管是赚到钱的还是没赚到钱的,都很容易在对名利追逐中迷失自己,人有欲望就会躁动,所以在这个时间点,展开安欣和高启强的故事既合理又合适。
当然,这20年,也带给我很多感触和人生经验。因为对警匪、犯罪故事的着迷,二十年间我看了很多案例,发现有太多案子触目惊心,其中不少都是极端恶性犯罪。到了《狂飙》这个项目,我就有点私心,很想把这20年的人生感悟融入其中,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在确定接这个项目的时候,就坚定了这么做的信心,所以《狂飙》其实也是有我很强的个人表达的东西在里面。
你既是编剧又是导演,《狂飙》的创作压力会不会很大,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徐纪周:应该是2019年,留白影视找我,说想拍一个扫黑除恶题材的电视剧。确定合作之后我就开始做前期筹备,剧本构思了不少,但都没能达到我的心理预期,直到我和搭档朱俊懿一起写才顺利起来,不过也用了很长的时间。从2020年开始就一直在写剧本,电视剧2021年9月26日开机,那时剧本其实还没写完,我记得很清楚,一直到2022年1月5号才正式写完剧本,到1月18号,电视剧就杀青了。
所以相当于是边拍边写?这也意味着演员一直都没拿到完整的剧本,对自己的角色命运也没有完整的认知,会不会影响表演?
徐纪周: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当剧本写到三分之二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了,开始常态化扫黑除恶。因为电视剧时间跨度20年,其实故事发展到最后,已经是当下的故事了,只能改剧本,不然就会和现实脱节。所以为了契合这一点,只能推翻剧本中的一些设定,重新写故事,高启强团伙被打掉也要有合理的解释。
要说对演员的影响,肯定是有的,甚至有个别演员一直到开始演那场戏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内鬼”,所以只能用更多时间和演员沟通、磨合,去分析人物,说服演员。不过这也有一点好处,就是演员在不知道自己饰演的角色有变化、有反转的前提下,会表演的更自然。
《狂飙》的整体观感是所有演员都演技在线,特别是张颂文,通过这部戏又火了,能谈一下选演员吗?都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
徐纪周:确实,《狂飙》有太多好演员了,张译、张颂文、李一桐、张志坚、吴刚、倪大红、韩童生等等,我非常荣幸能和这么多的好演员合作,他们也让角色有了生命力,更加鲜活、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我非常感谢他们。
不过最难忘的是和张颂文老师合作。在这个项目启动之前,我就看过张颂文老师的《隐秘的角落》和《扫黑决战》,我觉得他和高启强这个角色在形象和气质上都很契合,就把剧本发给他了,但是迟迟没等到回复,就猜测他可能是不感兴趣,就开始和其他人接洽,基本上已经确定差不多签合同了。
结果突然我们的演员统筹打电话说张颂文看了三集剧本,想和我聊聊。我开始想,演员基本都定了,还聊什么呢?后来想还是去见见吧。我们见面是在张颂文京郊的农家小院里,我们聊了很久,他给我讲了他的成长经历,看过剧本的感悟,甚至对高启强的人物设想和发展轨迹都聊了,而且和我不谋而合,甚至还给我带来不少启发,他的一些想法让我能将角色形象塑造的更加丰满。
和张颂文老师聊完我特别开心,觉得高启强就应该他来演,所以就和我合作的制片人联系,表达了我的看法,认为应该邀请张颂文老师。制片人拗不过我,只好妥协,放弃了原本定下的演员,换成了张颂文。就这样我们合作了,一直到今天,我都觉得和张颂文合作是正确的选择。确实我们差点错过这次机会,这也是缘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