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哥娱乐网 明星 为什么说腾讯版《三体》是中国科幻剧的一座里程碑?

为什么说腾讯版《三体》是中国科幻剧的一座里程碑?

镜象娱乐

文丨半盏茶

2016年,当剧版《三体》在一片质疑声中被立项时,或许很多人都难以想象它能爆火至此。

时隔七年,剧版《三体》上线后很快打破腾讯视频剧集首日热度纪录,成为腾讯视频开播热度最快破2万的剧集。

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上,关于剧版《三体》的讨论此起彼伏,人们惊喜于“人列计算机”、“三体游戏”、“古筝行动”等名场面被高度还原,书中的汪淼、史强、不同时期的叶文洁等都变得鲜活而真实。直到“点映”收官,剧版《三体》的豆瓣评分甚至还小幅上涨至8.2分。

热度与口碑双收之下,“高开神走”的剧版《三体》被推向大众视野,市场也开始重新审视科幻赛道的走向。

如果说《流浪地球》推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那么剧版《三体》的表现,也当之无愧可称为中国科幻剧的“开门人”。这样大体量、大制作的剧集落地,折射出国内影视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及科幻赛道的蓝海价值。尽管在当下,整个赛道的繁荣还在酝酿中,但无论是市场态度的转变、受众基本盘的扩大,还是业内创作能力的提升,都预示着中国科幻已然行至黎明破晓时。

七年打磨,一朝封神

剧版《三体》刚上线时,最先击中的是原著粉。

“有些地方还原度太高了,直接从小说里抠出来的一样。”

“剧组把小说都翻烂了吧。”

“第七集直接封神。”

……

满意的原著粉很快开始带头“安利”,剧版《三体》迅速破圈,渐渐地,几乎每一集更新,都有网友高呼“封神”。

然而,从小说到剧集是两种语言体系的转化,大面积忠实于原著并不容易。在剧版《三体》开发早期,主创团队也在纠结是面向大众做改编,还是尊重原著的故事内核和价值观。几经商讨,创作团队最终还是决定忠于原著,但同时也意味着制作难度更大、风险更高、投入更多。

当然,如今来看这一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深层原因在于,国内科幻市场相对小众,而《三体》原著作者刘慈欣在科幻内容领域的影响力无需赘述,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的话来说:“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此外,根据《中国科幻10年行业报告》数据,2022年,科幻小说中有近70%的销量来自《三体》系列。也就是说,《三体》背后站着大量国内科幻市场的核心受众群,满足他们的期待也是撬动国内科幻市场的关键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敲定创作方向,更重要的还是如何落地的问题。据悉,在第一天开会时,《三体》总导演杨磊就跟团队强调:“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暂时忘记要拍的是一部科幻巨著,而是要用现实主义的态度来面对它。比起卖弄和放大‘科幻’二字,更重要的是让观众相信这个故事。”

基于对内容写实的坚持,剧版《三体》在影视化过程中填补了很多现实细节做支撑。剧集开篇,时间线来到2007年,广播中是人们热情筹备北京奥运会的背景音,后来,21世纪北京的街道、科学家们的工作环境,甚至是叶文洁看的电视中播放的也是当时风靡的《虹猫蓝兔》动画片。

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写实让更多观众代入其中,同时剧版《三体》在科学研究方面也保持严谨,不仅请到诸多“科学顾问”,不少实验场景也都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现实科研场所中取景,一些研究报告也能在现实中找到对照。很大程度上,剧版《三体》所尝试的是借助人物、剧情、特效、光影等影视化语言,构建一个写实的、可以被相信的科幻世界,甚至去还原小说中惊悚、紧张、颇具张力的氛围,让人们愈发相信刘慈欣笔下的“三体世界”就是如此,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边。

从这个角度来说,剧版《三体》的价值从一开始就被市场低估了。它之所以让人感到惊喜,不只在于还原度、视效震撼等层面,更在于这部在国内摸着石头过河的作品,没有尝试对照西方语境中的蒸汽朋克、末日废土、太空歌剧等科幻流派,而是开创性地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去拍摄烙印在中国历史背景下、带有强烈国人价值观的中国式科幻作品。

工业化需要先行者

不过,做中国人自己的科幻作品,需要更多硬实力来支撑。

要知道,剧版《三体》筹拍于2016年,彼时,国内科幻类影视作品的创作经验几乎为零。即便放在现在,愿意投入这条赛道的创作者、内容平台也是寥寥无几。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数量为398部,其中当代科幻题材备案8部,占比约2%。

市场普遍不看好这条赛道,一方面在于,当时国内科幻受众较窄,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没有出现标杆性的作品可供参考;另一方面,国内影视工业化的发展程度能否支撑这样大体量的作品,同样让人担忧。但是,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还是力排众议,决定拿下《三体》的剧集开发权。这一步虽然冒险,但对行业发展而言,必须要有先行者迈出这一步。

遭遇的难点也比想象中更多。

作为一部硬科幻作品,《三体》的创作需要借助大量特效来完成。其中,“三体”游戏部分共计100多分钟,为了保证还原度,该部分全部采用动作捕捉+面部捕捉+CG动画的方式完成拍摄,工作量相当于创作一部动画电影。不过好在,腾讯视频布局的《全职高手》是国内第一部采用真人CG+动捕技术拍摄的剧集,相关经验还是让平台能够给予剧版《三体》更多支持。最终的结果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多观众最先喊出剧版《三体》“封神”的论调,便是在第七集中首次出现“三体”游戏场景之后。

此外,剧中吊足人胃口的“古筝行动”部分也是需要重点攻克的难点所在,尤其是一些在现实中难以找到参考的场景搭建,比如在还原“船舶切割”的画面上,大型钢制船舶被切开的动力学资料几乎没有现成的可以参考,创作团队只能透过小说中的描述,在计算机里反复模拟测试,以求最大程度的写实。

而今事实证明,剧版《三体》不负所望。该剧能在上线后引发如此大的反响,恰恰反映出行业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而剧版《三体》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尝试对行业而言都是先锋性的。至少在该剧之后,同类内容创作上有了可参照的标杆性作品,市场也更有底气相信,国内影视工业化水平能够支撑如此大体量、高要求的作品。可以说,剧版《三体》之于中国科幻内容的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和时间比耐力

一切都有迹可循,剧版《三体》的成功也并非偶然。

2016年前后,国内视频平台伴随着自制内容的发展和C端商业模型的成熟,开始逐渐抛弃以往迷信“IP+流量”的创作模式,转而向内容本身回归,驱动行业良性成长。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腾讯视频开始调整好内容的评估标准和创作思路。

后来,《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的出现,改变了市场对同类剧集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庆余年》对古装群像剧创作思路的扩充;《开端》的时间循环;《梦华录》的女性视角等,都体现出平台在内容布局上的转变。

但这种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像平台围绕《鬼吹灯》系列的开发,也经历了系统化创作、统一主创团队的过程,才有了如今一年创作一部的结果。而见证这样的过程,或者酝酿出新的阶段性成果,不只需要平台持续投入资金、资源,向合作方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时刻对市场保持敏锐……更需要平台敢于迎难而上,和时间比耐力。而现在,腾讯视频围绕《三体》的剧集开发,以及关于科幻赛道的布局,同样是在经历这样的过程。

至少从目前来看,腾讯视频几乎是国内唯一押注科幻剧赛道并持续投入的视频平台。剧版《三体》的成功也让平台更有信心长线运营这一IP,并加大力度布局科幻类内容。

2月3日,剧版《三体》点映收官当晚,腾讯视频同步官宣七部储备科幻片单。除了备受关注的《三体II:黑暗森林》、衍生番外剧集《三体:大史》,还有改编自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的《群星》、北大物理系博士付强创作的《时间深渊》,以及三部原创剧集《元都》《二进制》《完美之躯》。显然,剧版《三体》的爆火不只是一部作品的成功,对整个科幻赛道都有重要意义,平台布局《三体》也不只着眼于一部作品或是一个系列,而是尝试助推整个赛道走向繁荣。

如今,以剧版《三体》为起点,平台科幻赛道开始坚持“不打折扣”的创作,和时间比耐力的过程中,我们期待中国科幻能够稳扎稳打,早日迈上新的台阶。

镜象娱乐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