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诗词大会》五大败笔都与龙洋无关,康震老师却占了两项
《2023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已接近尾声,欢喜、寻味、燃、寒暑、先生、本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10个主题词只剩2个没有播了。这一季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赛制有了很大的调整,8季以来首次采用团队作战,百人团首次增加亲友团。每期8位选手上场,分成两队,经过三关比拼,得分最高坚持到最后的队伍获胜。
前8期全部看下来,个人感觉《中国诗词大会》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董卿时代的吸引力,就是看也行、不看也行,没有要追着看的强烈欲望。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审美疲劳,一档节目再好,看到第8年也看腻了;还有诗词的没落,考的古诗词,选手大部分都是死记硬背下来的,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文学滋养,本身文学素质没有提高。
还有整体制作花里胡哨、形式大于内容、比赛的对抗性大大降低、冷门考点增加,也是《2023中国诗词大会》播出饱受观众埋汰的方面。关于主持人龙洋的争议网友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比如:龙洋自身文化底蕴不够,撑不起这么大的舞台,与点评嘉宾互动少,口头禅是“您说得太好了、谢谢老师!”关于诗词的深度交流几乎没有。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吐槽的网友很多,但根据央视官方公布的数据,《2023中国诗词大会》收视率还是非常不错。一方面因为档期紧凑,且安排在央视综合频道春节晩间强档10天连播,观众粘度增强。另外,吐槽的越多,说明关注的人也越多,收视率肯定能增加。典型的赢了收视率输了观众口碑。
对《2023中国诗词大会》,个人与网友的看法有些不同,总结出了五大败笔,其中康震老师就占了两项,反而没有一项与龙洋有关:
第一大败笔:情境题凑时长
每期都有情境题,就为了一道题,节目组千里迢迢去实地探访,老师们赏美景吃美食,像旅游节目。且介绍题目的时间比选手答题的时间长,有凑时间之嫌。
第二大败笔:解读偏离主题
每期节目对诗词的解读时间给得太多,尤其是康震老师,话匣子一打开,就容易收不回来,发散性点评过多。选手答题30秒,老师点评5分钟是常规操作。
第三大败笔:画画喧宾夺主
康震老师多才多艺,能写能画还能说,尤其画工确实超越常人。他来画选手猜的题目,画画占用的时间过多,使场上比赛节奏变慢,成了他一个人的秀场。
第四大败笔:答题照本宣科
在“千人千问”环节,出题人出的题目千奇百怪,答题人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好稿子,绝大部分很难现场答题像背演讲稿一样顺利,既感情充沛,又非常流畅。
第五大败笔:现场严肃不足
最后飞花令环节,每当有选手卡壳,现场百人团的加油声、掌声此起彼伏,太吵了。需要脑子想的比赛,最好的加油方式是保持安静,否则影响选手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