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哥娱乐网 明星 票房占比急速下滑,留给《满江红》的时间不多了,四个问题要回答

票房占比急速下滑,留给《满江红》的时间不多了,四个问题要回答

电影《满江红》正在院线上映。但随着这部电影陷入多重争议,它的票房占比也逐渐下滑,从最高点时候的43.7%(1与26日取得),已经连续下滑到了31.9%(1月31日下午两点)。值得注意的是,31.9%的票房占比,是在33.5%的排片占比的情况下获取的。这是非常危险的讯号。

这意味着,电影《满江红》在获得33.5%的当日排片占比的情况之下,竟然未能取得与之匹配的票房占比成绩。对于2月1日的各大院线排片而言,似乎已经意味着,要把更多的排片场次留给其它影片,而不是《满江红》了。票房占比逐渐下滑,甚至于下滑到了不如排片占比的时刻,留给电影《满江红》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数据层面上证明,影迷入场观看《满江红》的热情,正在急速收窄。持续陷入多重争议的电影《满江红》若是无法尽快正面回应争议,摆脱纷至沓来的负面口碑危机,那可能意味着,稍后会有更大幅度的排片占比和票房占比上的下滑。数据很难说谎,数据只能告诉电影《满江红》:留给你正面回答网友质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第一个需要正面回答的问题:电影《满江红》的制作成本到底是多少?

1月31日,有不少媒体账号基本上同时段发布了一个类似的内容,电影《满江红》制作成本到底是多少重要吗,在这些发布当中,都否认电影《满江红》的制作成本是一千万元,并且认为电影的制作成本和电影质量是无法构成比例关系的。甚至于有某位歌手,也过来掺和一笔,只能引人发笑了。

电影的制作成本和电影的质量不成比例关系,这当然是常识。但是,电影《满江红》的制片成本高达5亿元人民币这个“谣言”出现的时候,为何不见电影《满江红》出面回应一下呢?当网友们开始质疑这部电影制作成本低廉的时候,为何蜂拥出现了大量的回应调性的文字呢?这种现象,无疑会加深未入场观影的影迷们的疑惑感。

对于影迷而言,关心的并非是一千万元能不能拍摄电影《满江红》,而是这部电影到底是多少的真实制作成本,该片的制作成本和营销成本比例关系如何,演员片酬和制作成本之间的比例又是否符合广电演员限薪规定等等。有热心网友有一句非常热心肠的话语:我们关心这个比例问题,实在更像是关心一个药品的研发成本和打广告成本之间的比例一样。

影迷们关心电影《满江红》的制作成本,正是对中国电影良性发展的积极贡献。中国电影只有把更多的经费用在电影制作而不是其它上,咱们的电影产业才能获得腾飞。这和把更多的经费用在药品研发,而不是药品广告上,是相同的道理。对于电影《满江红》而言,大大方方回答一下影迷们关切的制作成本问题,并不难。直接一点说,一个院子,几个演员,跑到这里,跑到那里,没有大场面戏份的《满江红》拍摄,到底花费了多少钱?越早实话实说,越早摆脱口碑败退的危机。

第二个需要正面回答的问题,法院未判决之前,称呼被“起诉”者为“造谣者”,是否是法盲行为。

在电影《满江红》的官方媒体平台当中,1月28日晚间发布讯息称:近期,部分用户通过网络平台捏造有关电影《满江红》的不实信息并大量传播,严重危害了影片的合法权益,现正式对以下造谣者提起诉讼。

而细心的网友们发现,所谓的起诉,并不符合司法程序,很可能被法院驳回。而在法院未受理、未判决的前提之下,便着急称呼网友为造谣者,显然已经违背了司法精神,并且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电影《满江红》方面,应该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法盲行为,这个法盲行为的直接行为人是谁,是否应该就自身行为造成的错误社会影响,而向公众道歉?

在电影《满江红》未能就这个严肃问题进行回答之前,它在网友当中的“美誉度”显然是无法形成的。甚至于可以说,张艺谋导演本人的名誉,也受到了牵连。值得注意的是,电影《满江红》已经从最初的豆瓣8.0分,急速下滑到了7.4分。

第三个需要正面回答的问题,是否起诉封面新闻。

电影《满江红》发布“起诉”网友的次日,正规新闻媒体“封面新闻”发布新闻内容称,《满江红》宣发人员表示,接下来不会再起诉其他造谣者。而《满江红》在1月30日的动态消息当中称:没有接受采访,已在诉讼流程中,追究到底,还原真相。

那么,问题来了,封面新闻和电影《满江红》到底谁在说谎?既然电影《满江红》表示要“追究到底,还原真相”,就不应该把“到底谁在说谎”这个真相忘了,而是应该真正追出来。电影《满江红》方面是否已经致函封面新闻,查问他们的新闻采访来源?是否已经起诉封面新闻“造谣”?这一点,若不说清楚,则免不得丧失更多的影迷信任度。

第四个需要正面回答的问题,网友们指出的《满江红》官方的一些“文盲”行为,是否认?

在电影《满江红》的营销活动当中,出现了很多有争议的内容,尤其是“莫须有”、“靖康耻”加中间号等等,被广大网友们笑称为文盲行为。截至目前,电影《满江红》的营销方已经悄悄更改了这些被指摘的内容。但“悄悄更改”,是否妥帖?对于特别硬气的要“追究到底,还愿真相”的《满江红》而言,自己错没错,需要一个硬气的回答。打铁尚需自身硬,怎么遇到自己个的“文盲”行为,就悄咪咪了呢?

而造成这些“文盲”行为的营销方是谁?是否需要一次澄清与道歉呢?我认为,找出错误行为的主体,并且诚挚道歉,是非常有必要的。营销者,本身就承载了宣传任务,若是宣传了错误的文化常识内容,势必会给影迷造成很大很错误的影响。这个时候,站出来,开诚布公的道歉,才能防止错误内容的继续蔓延。悄咪咪地改,和阿Q有什么区别?也是对正确文化内容的传播不负责任!

如上四个问题,每一个都很重要,都直接影响着电影《满江红》的票房走势。还是那句话,留给《满江红》的时间不多了,尽快正面回答这些问题,才是当务之急。(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