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了!《流浪地球2》。
票房爆。这部4年磨一剑的国产科幻片,在春节档目前拿下了7亿票房,创造内地影史第五高首映成绩,不但领跑春节档,还一口气破了35个票房纪录。
口碑爆。豆瓣开分8.3分,春节档新片评分第一。猫眼评分9.4,淘票票评分9.7,烂番茄好评83%。
观众评论爆,“燃”“动人”“大年初一我就在影院哭了”。
有人说,“比小破球1还好”,还有人说,“中国科幻需要更多小破球”。
观众的热情,让我仿佛回到了4年前的春节档,小破球那漂亮的逆袭曲线,如今重温仍是一个大写的爽。4年后,小破球2是口碑票房双领跑。
之前就预测,小破球2要爆。
但观影过程,还是出乎我自己的预料,前半场,观众时而紧张,又不时爆发出一阵笑声,到了后半场,又有很多人默默拿出纸巾抹眼泪。
而我看完只有一个感受:震撼
好久没有在电影院感受到如此极致的观影体验了。
实际上,电影带给我的不止是感官刺激那么简单。
还有一种直抵心灵的感动,一种作为中国观众特有的,看着自家孩子日益茁壮的自豪与感动。
小破球还是4年前的小破球,又已经不是4年前的小破球了。
一是小破球成长了。
如果说看《流浪地球》时还带着看自家孩子出息了的感动,这次看《流浪地球2》便是震撼——
制作水准、特效场面、故事格局,有了全面的、质的升级。
场面更大、细节更多、更逼真、想象力更丰富,很多宏大场景爽得我心呼“卧槽”!工业层面和科幻硬核的进步之外,还为中国科幻注入了独有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是小破球依然是那个小破球。
宏大叙事下的细腻情感,中国科幻独有的浪漫,中国人的家国理念丝毫不减。
一句话,《流浪地球2》再次打破了国产科幻的天花板,也将再次刷新你对中国科幻片的想象。
2019年,《流浪地球》横空出世。
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带入世界水平,实现工业化的行业升级。
4年过去了,《流浪地球2》还能带来怎样的技术革新和视听突破?
看过那么多特效电影,但只有这次观看《流浪地球2》的时候发出了由衷的惊叹:中国科幻的想象力,牛!
大家应该都不会忘记上一部的视觉场面,以残酷的末日景象为主。
而《流浪地球2》开场十分钟,更多元的特效场景,已经震撼我的眼球。
先来个大招,太空电梯。
当电梯轿厢以biu一下的速度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横贯天地。伴随轰鸣声与澎湃的BGM,到处可见满满的重工业质感和科幻气势感。
更绝的是,这场景有如对古人浪漫吟咏的复现——“扶摇直上九万里,送我上青云。”
大银幕下的我简直鸡皮疙瘩起一身。
如果我说,这只是大场面的开胃菜,你敢信?!
接下来的正餐,是太空电梯危机。
有一天,太空电梯基地的无人机群突然“叛乱”。
没有任何指令,但它们全部集体出动,与人类开战。
为了应对危机,人类的战机也同时起飞,画面的远景可见成千上万架战斗机与无人机在空中激战,近景能看到每架飞机的部件细节。机群一次次高空俯冲,看得我肾上腺素飙升。
激战长空中,不断有战机和无人机冒着浓烟从天空坠落。
更紧张的时刻来了,快节奏和紧张的配乐下,太空电梯被劫持,高速穿梭在大气层中,伴随着高速冲破音障产生的涡流,一步步靠近方舟空间站,紧张感接近爆棚。
这种紧张感在天空电梯进入空间站范围,恐怖分子引爆电梯时,瞬间达到顶点,当电梯和空间站最终陨落,轰然落地,人类死伤无数。
当天空的俯拍变成陆地视角的仰拍,太空站像一个燃烧的大山,在人们眼中冒着滚滚浓烟坠地,一种苍凉悲悯感顿时在观众心中嗡嗡作响。
另一个震撼大场面,则是月球坠落危机。
当危机忽然发生,拖着火尾的陨石忽然如雨点般砸向地球,场面壮美又震撼。
月球坠落引发的行星发动机过载、潮汐、洪水也很快出现,观众在过去科幻大片里看到过的,没看到过的,全都来了。
从天而降的火球,席卷城市的海啸,巨浪滔天,淹没一切……看得人心头一紧,甚至下意识闪避。
还有震撼的太空月球爆破场面。
我敢保证,当地球在一片灿烂的爆炸中,悠然从太阳系的轨道中远离,浩瀚苍穹,宇宙孤独,绝对能让人生出天地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震撼感。
但好看,绝不是《流浪地球2》特效唯一的进步,而是随着视听爽感肉眼可见的升级,影片特效不但更好看,还更扎实、可信、耐看。
特效,绝不是单纯炫技的表演。
这才是《流浪地球2》特效最大进步所在——不仅有颠覆想象的高概念大场面,还用写实场景和海量细节构筑起丰富而扎实的科幻纪实感。
当年郭帆导演问刘慈欣:你心目中的科幻片应该是什么样的?
大刘回答:拍得像是未来的纪录片。
什么是顶级科幻视觉奇观?就是特效场景能说服我们——科幻,即未来的历史。
也就是,对科幻世界的描摹必须是完整,未来,这些场景都有可能真的发生。
但我在影院最惊叹的就是,以最高级别的工业水准打造特效的时候,郭帆也没有选择照葫芦画瓢的偷懒,而是选择了一种中国式审美,那些毁天灭地的科幻场景中,依然包含着中国哲学中宇宙洪荒式的辽阔、温柔、诗意。
再广袤的想象力,其实最核心的,还是能与观众产生灵魂深处的共鸣。
电影做到了,用特效场景满足观众对“奇观”想象的同时,又服务于剧情。
电影的核心是故事和人,而视效都是为了这个核心服务。
所以当影片中月球陨落,地球发动机点火,地球开始逃亡时,观众在中国式的审美震撼中,更关心的,不是在云蒸霞蔚中飘然远去的地球,而是为人类献出生命的英雄们,和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
郭帆一直是个很会讲故事的导演。
一方面,他极度重视信息密度——不管是视听呈现还是叙事效率、情感表达,只有信息密度足够高,才能让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观众深挖。
同时他总能将那些最纯粹的中国人的情感通过电影中的人物,传达到观众心中,达到高度共鸣。
如果说小破球1讲了一个人类带球跑的故事,这一部则讲述了一个人类如何面对全局灾难的故事。
而故事核心,始终是人——
《流浪地球2》作为前传,围绕《流浪地球》之前的故事展开。
电影中的时间属于“前刹车时代”,太阳危机一触即发,人类开启全方位自救,而危机接踵而来。
前文中的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让电影的危机和矛盾冲突一波接着一波,观众从头嗨到尾,完全找不到尿点,难怪有观众提醒:看电影前别喝太多水。
除了两次大型危机,还有两种理念冲撞,两个一体两面的主要人物。
当年地球的一万座行星发动机还未建,人类还在摸索着如何自救。联合政府制定了多项方案。
而《流浪地球2》的故事探讨了两种选择:移山计划,还是数字生命计划?
但当落实到具体情节,我只说一个词:亲情。
移山,即为了寻找崭新家园,人类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试图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可以说是流浪地球计划的前身。
刘培强参加的,正是这个计划。
当时他的妻子韩朵朵身患重症。他一边参加培训,一边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但在生离死别的关头,他却不能守在爱人身边。
《流浪地球》中,这也成为父子二人的心结。
而刘德华饰演的科学家图恒宇,则因为多年前妻女在车祸中丧生,为了让孩子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偷偷启动了被法律明文永久禁止的数字生命计划。
按照过去科幻片的经验,一旦科学家黑化,可能带来一连串的麻烦,但这个故事,完全没有陷入过往的套路。
地球存亡之际,他们的信仰和使命,看似殊途,其实同归。
他们的结局,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人类命运的答案。
概括来说,比起第一部,《流浪地球2》不仅跨越更长时间线,面临的危机也更多、更复杂,编年体串联起了时隔十几年的相对独立的两次危机,影片世界观,则已经超出了第一部的格局,将“数字生命”等宏大命题融入到流浪地球计划这个大背景中,也令整个故事更加开阔。
而那种解决地球危机背后的理念,又是非常中国的。为后代而搬迁整个地球绝对是只有中国人才会干的事。
所以当影片中地球缓慢经过太阳,四个大字“流浪地球”出现在银幕上,那种史诗般的冲击感,那种带着地球流浪的历史感,让我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电影讲了一个动人的中国人拯救地球的故事,其中蕴含的是人类共同应对地球危机的理念,影片彩蛋还埋下一个精妙的伏笔。
但又一次拯救地球的,是我们的中国英雄。
《流浪地球2》的魅力不仅仅限于视听与故事内容。
影片还给我带来了一种独立于剧情之外的情感触动。
它虽是一部硬核科幻,却有着最柔软的内核:家。
导演在故事中将英雄抽丝剥茧,露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比如两位无法割舍亲情的父亲。
如果说《流浪地球1》观众看到了吴京饰演的是为大局牺牲自己的刘培强,那么这一部则让观众看到,他为什么成为一个英雄。
让我意外的是,电影毫不掩饰主角的——脆弱。
比如他参加航天员选拔,最初没什么伟大抱负,只为了让亲人活下去。
年轻时候的刘培强是真的“猛”,战斗机开得嗷嗷快,遇事啥也不想咔咔就是开干,师傅一直让他稳着点,直到经历了婚姻、妻子重病,到了地下城生存资格抽签时,全家只有他一人中签。
吴京完全演出了人物的另一面,穿着租来的黑色西装、身处黑白面试室的刘培强,严肃、忐忑,甚至面对人工智能MOSS冰冷式的面试提问时失控落泪,因为“我只想让我的家人活下去”。
即使通过了,也会导致他十几年无法与儿子相见,被误解抛弃患病的妻子,被儿子误解多年。
但从此他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不成的任务,为了孩子活下去,他能够操起重机枪对着木星开火,也可以献出生命。
可以说看完了《流浪地球2》,刘培强的血肉对于我来说才更加清晰丰盈了起来。
无需盲目拔高或贬损,英雄也有自己的迷茫和坚持,盘算与奉献,脆弱与强大。
这种柔软的中式情感表达,就足够打动人心。
而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堪称华语科幻片又一个经典的复杂人物。
他不顾一切冒险一搏,只为给女儿“完整的一生”。
从一开始暗藏私心,到观众逐渐理解他的苦衷,再到最后的关键转折。
刘德华的演技太过震撼人心。
当他违例重启项目见到女儿时,红着眼失声痛哭:“爸爸太想丫丫了,特别想,特别想。”我认为没有多少父母能不被他打动。
这个角色的坚强与脆弱,隐忍与释放,都被刘德华诠释得恰到好处。
所以看到影片最后的彩蛋时,观众的情感也终于得到了释放。
也是因为图恒宇这个人物在刘德华的演绎下,观众才更容易理解这个人物其实从来没变过, 即便穿越亿万光年,重新定义“现实”和“生死”,他其实只有一个信念,守护自己的孩子。
刘培强和图恒宇,一个是航天员,一个是工程师,命运几乎毫无交集。
但他们危机之下的选择,却如此一致。
咱们中国人拍的科幻电影,命题再大,哪怕牵涉到整个人类的命运,最后回归的,还是中国人最朴素的人情:中国爷们儿,为家人干啥都行。
好莱坞写不出这样的人物,任何国家的科幻片都拍不出这样的人物,因为这就是中国人独特的人情,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科幻电影,为什么这么牛!
但精彩的不止是主角。
看完电影终于明白郭帆为什么请来李雪健先生饰演周喆直。
李雪健贡献了非凡的演技。他撑着拐杖站起来那一刻的不怒自威,而当他完成那场演讲,我想观众很难不被他打动。因为这个人物,就是未来世界的愚公。
人物身上寄予的中国精神,传达的中国人的理念,注定让人心潮澎湃。
最后我要说的,是沙溢。
这是本片一个巨大的惊喜,沙溢饰演的张鹏是刘培强的师父,但更像一个唠叨的老父亲,在刘培强和韩朵朵的婚礼上,他作为刘培强的家长出席。
平日他会操着一口东北话侃侃而谈蚊子饼,看到徒弟有了心爱的人,还会贱嗖嗖的臊他一句“地球美好不?”
每当看到这对师徒的戏,电影院总会绽放笑声,所以我一开始也以为这就个妥妥的笑料制造机。
但万万没想到,这段师徒情谊拍到最后,居然把咱中国人的情感,拍得这么动容,又那么荡气回肠。
就说一个细节:“戳三下脑门”。
作为师父,张鹏总会下意识的戳三下刘培强的脑门——火急火燎地找到受伤的刘培强时,他假意嗔怪的戳了他脑门三下;刘培强妻子去世,他在拥抱慰藉徒弟后,又戳了他脑门三下。
但电影的最后,还有两次“戳三下脑门”,两次都不是沙溢演的,可别怪我没提醒你——纸巾带够。
我只能说,从张鹏到刘培强,这对师徒,真的是殊途同归,又光芒万丈。
全片没有一处刻意煽情,我却在后半段哭得像狗;
全片都不避讳展现主角的脆弱平凡,但你很难不被这些英雄们感动。
而当你擦干了眼泪走出影院,那些角色再次渗入你的内心时,那股后劲儿才真正到来。
《流浪地球2》最大的特点,是它在宏大叙事背后捕捉到了具体的人,有血有肉的人。
又拍出了那些人对亲情、对生命、对爱的执着,所以会一遍遍的让人破防。
因为他们就是我们,我们中国人骨子里都有同样的东西:宇宙辽阔,归途是家。
如果说4年前的《流浪地球》探索了国产科幻电影的未来,那么《流浪地球2》则是将这个本土科幻系列,推向更深的宇宙。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系列也像是郭帆带领的主创团队和观众的契约。
从任何意义上说,《流浪地球2》甚至比第一部还难,但越难,越要有人去做。
从品质看,这是一个更完美的工业化产物,无论是画面,音乐,特效,服装,道具。还是演员,剧本,都非常的成熟,有了更宏大的表达。
在这种成熟中,又带着中国科幻特有的风格。
《流浪地球2》能走得更深,更远,恰恰是因为,这种独特。
一方面,导演无惧挑战,原著中,太空电梯、月球发动机等场景,只要寥寥数字,拿到屏幕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最终102个科幻类主场景,超过900000平米的置景面积,5310张概念设计,9989张分镜头画稿,制6000镜视效镜头,95000件道具、服装制作,以及郭帆从北京电影学院请的二十多个专门给电影挑刺、记录错误的实习生····
让影片最终硬磕下所有的硬骨头,完成了中国科幻电影工业化经验的又一次系统积累。
20位科学顾问组成的专家团队,共同书写的十几万字世界观,不仅让故事更加扎实,也保证了整个科幻体系耐得住推敲。
另一方面,影片最珍贵的,其实是证明了中国科幻的潜力。
好的科幻片从不止于炫技,而是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而在特效之外,《流浪地球2》所拥有的高度是:科学的尽头,是中国哲学。
影片中最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观,其实都根植于这片土壤的文化和浪漫。
影片独特的中国故事和人物,则源自中国人的独特人文理念:没有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只有人类面对绝境的自我救赎。
就像片中李雪健那段「人类股骨」的演讲所说,「团结延续着文明的火种」。
末日危机下,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拯救人类。
而个人有希望,人类才有未来。
世界一流的科幻特效和镜头语言背后,是我们对于宇宙、人类命运的理解,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心怀天下的胸怀。什么是悲天悯人,什么是胸怀宇宙。
到最后,这是一个只有中国人才能写出的科幻故事,而郭帆导演带领的团队又证明,中国人超越宇宙的想象力,中国人不但能把它拍出来,还能拍得很棒。
而观众终于在一部科幻大片里,找到了我们中国人的人情味。
这是《流浪地球》系列不同于任何一个科幻ip的原因。
科幻越硬,中国人的情感越柔软。
我们无法逆转生死,但我们都有一句给家人的承诺,“我在呢,我一直都在。”
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没有中国人人情的国产科幻,差点意思。
所以影片中达叔再现的那一刻,许多观众都忍不住泪崩。这部中国科幻电影内外,都是有情义的。
极少有科幻片能同时做到,兼顾硬核和人文,燃点和泪点。小破球都做到了。
吴孟达先生已经离开2年,韩子昂也已经牺牲,但观众总觉得,他还陪伴着刘启他们,而《流浪地球2》最核心的主题,就是陪伴。
好的国产科幻电影,其实也是一种陪伴。
春节正是中国人团圆的节日,或许,是时候和你最爱的人一起,去影院看看中国人自己的一流科幻大片了。
有人问,“《流浪地球》还会有第三部吗?郭帆亲口应承了:不赔钱,就拍3。
小破球已经做得足够好,现在,该轮到观众出场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