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日 刊| 总第3105期
《黄州寒食帖》上,苏轼潇洒的书法传递着诗人当时的心情;辽代公主的黄金覆面下,隐藏着陈国公主和驸马英年早逝的秘密;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上,千古美谈进行到了关键时刻……
“叮叮——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当熟悉的旁白与提示音响起,《如果国宝会说话》跨年特别呈现登场了。首先与我们见面的是前面提到的三件国宝。
《如果国宝会说话》跨年特别呈现,2022年12月30日起每晚19:55在CCTV-9播出。国宝之所以为国宝,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充盈的文化含量,以及历经千百年的稀缺性。九件国宝列阵出击,打开一串神奇的世界。
《如果国宝会说话》前三季以9.4、9.5的豆瓣评分,成为文物类纪录片的口碑天花板。成绩在册,节目组并未停下创新的脚步。为了经文物之口“吐露”更多信息,多维度呈现国宝的文化与美学价值,他们不断尝试新的叙事手法与影像风格。
华夏文明,星汉灿烂。中华大地,物华天宝。《如果国宝会说话》跨年特别呈现中所选的九件国宝,都曾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轼《黄州寒食帖》,表达了他被贬黄州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帖汇集了黄庭坚、董其昌等书法家的题跋,以及多位文人、帝王的印鉴。它奇迹般地三次逃过火灾的侵袭,至今保存完好。它不仅是近古书法中的精品,更成为穿越历史的文化参照物。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是元代的“世界级”瓷瓶。来自西域的矿物苏麻离青,和景德镇的高岭土相遇,瓶身成为驰骋艺术想象力的奇妙世界。书生韩信要登船离去,身后的萧何紧追不舍。这个中西合璧的梅瓶,成为了元代贸易畅达、文化交融的见证。
这些国宝,映射着当年的审美意识与生活方式,凝结着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对《寒食帖》的介绍,是穿越千年与大文豪展开对话。对元青花的介绍,则是神驰万里在西域和东方之间穿针引线。可以说,《如果国宝会说话》兼具历史的磅礴感和人文的细腻感。
“近千年的时光化作数十克的纸,完成生命意义的提纯”,是对《寒食帖》意义的精准形容;“我们的双手除了用来杀戮,还可以拥抱;我们的手指除了用来指责,还可以画画或写诗”,是借瓷瓶体悟时代,呼唤诗意。
当然,解说词中也不乏对古人的逗趣揶揄,“寒食节,大家都吃冷饭的日子,苏轼炖了一锅热菜。”调侃之下,苏轼的不羁性格呼之欲出。
严谨而不失灵动的讲述,吸引着各个圈层的受众跟着文物穿越时空、回溯历史。一件件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被揭下,越来越多的观众读懂文物背后的时代,读懂华夏文明何以源远流长。
为了使国宝科普有趣可感,《如果国宝会说话》也未停下拍摄手法的挖掘与创新。
《黄州寒食帖》笔势重,墨色浓,结字左秀右枯,片中结合书法的脉络局部放大字迹,让观众直观、清晰地感受苏轼笔锋的力量与缠绵,以及苏轼下笔后如何从失意走向释怀。题跋弹幕贯穿全片,补充内容的同时增添了互动趣味, “古人在法帖上写题跋,今人在视频里发弹幕”。
黄花梨夹头榫画案将夹头榫拆解为设计图,重新拼贴组合,通过贴图与文字的比拟,呈现夹头榫独有的凹凸结构。明快的图文配上快节奏的音乐,古典结构与现代视觉碰撞,突破了传统讲述方法,形成“影像即解读”的表达。
在《如果国宝会说话》跨年特别呈现中,还能感受到许多还原文物脉络的前沿技术。
为了使金丝翼善冠上缠绕的丝缕纤毫毕现,创作团队采用超高清微距摄影技术,带来显微镜般的观赏效果。皇冠上金丝勾勒、凤冠上的点翠玛瑙,每一处细节都逼真清晰,过目难忘。
首次以背部示人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通过高精度三维扫描展示了瓷瓶的每一处构造。绘制过程则用“青花小人”动画展现,生动易懂。
新颖多变的摄制手法,搭配视觉技术的巧妙应用,为每件宝物赋予了独一无二的打开方式。观众坐在屏幕前,比隔橱窗观望更身临其境。
做微型文物纪录片,创作团队要平衡严肃输出与感性表达。走过三季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已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
解说员温暖沉稳的旁白,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结合的语言,灵动多面的国宝画像……无论摄制手法如何更迭,《如果国宝会说话》始终见微知著,多维度剖析文物背后的文明史,给人以文化启迪。
跨年特别呈现每天5分钟,锦心绣口的国宝带观众进入奇妙的历史殿堂。宋徽宗《瑞鹤图》、苏轼《黄州寒食帖》、陈国公主黄金覆面、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金丝翼善冠、明式画案、朝元图、泉州湾后渚港福船,一一浮出水面。
寓教于情,寓教于乐,植根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如果国宝会说话》以短小的篇幅探入历史的纵深,以灵活的跃动打捞文化的秘辛。
这是最生动的讲述,最走心的传承,也是从2022跃入2023最好的跨年礼物。
【 文/葵涌】
往期推荐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