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晚间,电视剧《回来的女儿》更新出最后一集,正式大结局收官。第12集的剧情,看了和没看也无太大区别,无外乎就是梅婷角色中毒死掉,王砚辉角色伏法,张子枫角色带着傻哥哥过上了开理发店的生活。这样的大结局,其实从第8集开始,观众们就可以猜到了。而该剧,“中道崩殂”,胡编乱造,也是从中间剧情便开始的。
等于说,《回来的女儿》从第8集开始,已经毫无悬念可言了,对于观众而言,大家只等待最终的害人伏法即可了。而编剧和导演,竟然又絮絮叨叨了多集内容,才正式进入大结局阶段。对于观众而言,显然已经不耐烦了,纷纷对剧作的胡编乱造进行抗议,并且纷纷修改自己在豆瓣登出的好评打分。
我对《回来的女儿》的首篇剧评文章,也是给出好评的,认为它求真,求实,是一部较为扎实的悬疑剧。然而,持续追剧之后,我持续做出剧评文章,逐渐开启了对于这部电视剧的批评模式。到了大结局的剧评当中,我认为,该剧的质量,在及格线分数以下,属于近期质量很低且非常值得警惕的犯罪悬疑剧。
比打着现实旗号胡编乱造更严重的问题,是这部电视剧的叙事价值观错误。当一部电视剧的叙事价值观错误的时候,才是最危险的。本文接下来的篇幅,就认真论述一下,《回来的女儿》为何是叙事价值观错误,而这种错误,又会造成什么恶劣的影响。
先说一些二十年前的事情。新千年前后,咱们的电视剧市场当中,犯罪悬疑剧特别多。当时,这类电视剧也收视率好。但是,当时这批犯罪悬疑剧为了收视率,纷纷选择大尺度,尤其是在“杀人”和针对女性犯罪的画面上。在这类电视剧作品当中,大量的犯罪分子是没有人性的,犯罪本身,也只能形成恐怖氛围,无法实现人性反思。
稍后,这类犯罪悬疑剧被叫停,尤其是大尺度的内容,不被建议出现在犯罪悬疑剧当中。至此,中国的电视剧市场当中,主打所谓现实题材的犯罪悬疑剧,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有十几年之久。最近几年,这个类型剧又开始水波泛起。不过,最近几年的犯罪悬疑剧,非常重视叙事尺度,尤其是重视犯罪反思,重视人性善良一面的表达,尽量不走当年的错误道路。
到了这部《回来的女儿》的时候,咱们犯罪悬疑剧当年走过的错误道路,又被它重新走了一遍。我印象当中,二十年前的这类电视剧当中,一个男人因为自己的女儿出轨而各种杀人的故事,俯仰皆是。《回来的女儿》的故事,放在当年来讲,毫无新鲜感可言。这类裹挟着男女不伦之事的犯罪内容,在当年,很能吸引一批三俗观众。
《回来的女儿》这部电视剧作品当中,梅婷角色、王砚辉角色,都是心肠歹毒的角色,在他们那里,杀人或者隐藏杀人,都是分分钟的事情。杀人越货之后,他们照样可以过着正常人的生活。而内心深处的那种惶恐不安,在他们身上,是看不到的。这是最为可怕的角色塑造方式。
这部电视剧塑造了两个近乎杀人狂魔的东西,而这两个角色,不仅没有被自己的内心问责,而且生活的理所应当,再正常不过。但凡讲犯罪悬疑剧叙事伦理的编剧和导演,都不会这么做。因为我们知道,影视剧是具备社会示范效应的。我们之所以善良的人性,创作让犯罪分子内心问责的桥段,就是带领大家向善,让可能犯罪的人知道,你一旦犯罪,自己内心的谴责与负罪感,是一辈子都无法解脱的。
这可好,在《回来的女儿》当中,梅婷角色藏尸,王砚辉角色屡次杀人,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并且不面对自身的道德良知谴责。唯独让他们不安的,不过是警方正在查找真相。这种“内心素质”及其强大的犯罪分子角色,会起到非常坏的社会示范效应。这种为了犯罪故事而犯罪故事,不要基础性犯罪伦理底线的电视剧,曾是咱们全行业达成共识,一起抛弃的。如今,在《回来的女儿》当中死灰复燃。
为杀人而杀人,是极其可怕的犯罪影视剧的叙事手法。像《回来的女儿》这部电视剧,它可能想要去观察王砚辉角色,这个男人,自己的妻子偷人,这层关系之下,会产生什么样子的社会情态和故事。这份观察本身,是有价值的,但故事把这种关系往连环杀人上带,就是创作者自身的创作伦理底线没有了。不妨说个他山之石。
严肃文学作家余华,曾有长篇小说《兄弟》。这部小说的故事,和《回来的女儿》的出发点是相似的。两部作品当中,都是青年时代,俩男青年争抢一个女青年。而女青年,最终选择了老实巴交有稳定工作的男青年。而另一位男青年,则开启了自己的创业模式,最终成为小城当中的首富。继而,这位首富重新找到曾经的女青年,俩人开启那啥模式。一直到这里,《兄弟》的故事都是和《回来的女儿》相似的。
但是,余华真正高明的地方在于,他真正探究的是厮混在一起的这俩男女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他们在生理上的关系。《兄弟》当中,这个女人去大城市重新补了那啥膜,继而,他俩继续发生关系,追忆曾经,试图回到曾经的处女时代等等。这种叙事,就没有血腥的连环杀,但更为真实,更为震撼。哲学审视、人性审视的味道,油然而生。
反观《回来的女儿》,就显得非常低级,靠所谓的连环杀来制造所谓的故事和人性,最终创作上完全失控与失败,反倒是无法审视人性,只能被观众们群嘲编剧没有犯罪剧的创作伦理底线了。《回来的女儿》这种犯罪剧,应该警惕。(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