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在拍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时,邀请我国著名作曲家三宝为电影创作原声音乐。三宝为了表现父母亲之间纯真的爱情,创作了同一主题的音乐旋律,并进行了多次变奏,运用不同的音响色彩、乐器类型以及调式调性的变化等,为观众呈现出不同的形象与情境,传递了多层的情感信息,引导观众完成对影片人物的情感认同。
影片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叙事结构,通过现实-回忆-现实三种时空脉络线的叙事方式完成了颇有纪实色彩,又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影片叙事。
音乐引出叙事情节
影片整个叙事的方式主要以“我”的角度讲述了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爱情故事。电影开始,“我”因接到父亲病逝的消息,回乡奔丧,年迈的母亲告诉“我”,不管怎样一定要用传统抬棺的丧葬方式将父亲接回家,并坚持要“我”找人修理陈旧的织布机,为父亲织最后一块布。夜里母亲织布怕打扰“我”休息,便让“我”来到父亲的屋子睡觉。
“我”拿着父亲和母亲结婚刚结婚时的照片,讲起父亲母亲初见时的场景,此时由排箫演奏的音乐旋律响起,没有任何其他乐器的伴奏,只有柔和、干净的声音,叠化镜头下画面逐渐变为彩色。
音乐构建叙事主题场景
深秋时节,世界一片金黄色,唯有村口的小路上还有一丝丝绿意。骆先生乘坐着马车,从牛群和羊群中穿行来到村口,被一群热心的村民团团围住,招娣也不例外,她偷偷望向骆先生,而恰巧此时骆先生也望向招娣,两人在茫茫人海中的相互一瞥,让招娣的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母亲欣喜的奔跑在原野间,此时舒缓开阔的音乐,犹如母亲对爱情懵懂的少女之心。电钢琴以持续的分解和弦奏出优美的旋律,将人与景色完美的展现出来。
母亲初遇父亲时便喜欢上了父亲,为了能天天见到父亲,不惜改到路途更远的前井打水。电钢琴音乐再次响起,鸡叫声、水流声、鸟鸣声渐次响起,与音乐相辅相成,仿佛天地万物都在为母亲暗恋的情愫感到幸福。挑水的母亲向远处的学校眺望,看着正在干活的父亲,笛子演奏的主旋律进入,悠扬、婉转的旋律且伴随着母亲脸上不经意展露出的羞涩、含蓄,将爱情懵懂、憧憬的少女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学校开工,每家都要为劳动的男子做饭,母亲为了能让父亲吃到自己做的饭,每次都会用青花瓷碗装上自己做好的吃食,但公饭都是随意拿着吃,母亲并不清楚父亲是否吃到自己做的饭。有一天母亲从朋友口中得知,父亲都是先吃头一份的,母亲便“心机”的将别人的饭碗移走,把自己做好的葱油饼摆放在桌子最显眼的地方,只为让父亲看见并端走。
因为封建传统,母亲不能近距离看父亲干活,也不确定父亲是否吃到自己做的饭,所以她就坐在不远处的水井边不停地望向父亲。为了突出父母的距离感,三宝使用了音色明亮的曲笛,弦乐以长音以持续演奏的方式平稳衬底,画内音中伴随着鸟叫声,曲笛声与弦乐相互呼应,将三合屯美好的景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叠化镜头下工人们取饭,镜头反复在工人取饭和母亲焦急望向远处的神态之间相互切换,主旋律层层递进的同时,表达了母亲内心渴望父亲能吃到自己亲手做好饭菜的紧张心情,丰富了人物内心的感情色彩。
母亲等父亲下课,远远望一眼这件事不知坚持了多久,有一天母亲招娣终于鼓起勇气从父亲身旁走过,两人相视一笑,由笛子演奏的主题音乐再次响起,两人擦肩而过,没有任何言语,但是婉转悠扬的旋律和两人的眼神代表了一切。看得出,父亲也是喜欢母亲的,父亲还特意向自己的学生打听了母亲的信息,音乐在画面的衬托下仿佛一切岁月静好。
每到父亲听派饭那天,母亲就早早地把饭菜准备好,站在那破旧的门框里望着父亲来的那条路,默默地等着。金色的阳光下,母亲穿着父亲最爱的红色的棉袄,在阳光的映射下显得格外温暖明亮。
母亲站在门外看着父亲慢慢向自己走近,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静态画面形成的黄金分割比与门框形成的天然画框,将母亲的青涩害羞展现地一览无余。
在顶光的配合下,影像凝固成一幅油画,给人一种温情的感觉。音乐在该场景中呈现的十分简洁,主题旋律由八音盒演奏,音乐也相较于先前更加轻快灵动,充分展现了母亲见到父亲时害羞、腼腆模样。
父亲原本答应母亲晚上来家里吃饺子,下午的时候母亲却等来了父亲的告别。父亲告诉母亲自己要回县里一趟,话音刚落,弦乐演奏的主题音乐响起,节奏速度相较之前较慢,平稳的旋律中,没有太大的起伏,音乐作为背景始终持续在两人的谈话中。
临走前父亲送给了母亲一支红发卡,父亲觉得母亲带红发卡配着红棉袄十分的好看,母亲也更加确信了父亲对自己的情谊,害羞的跑回家中,却不曾想,这一次的分开就是离别。
父亲还是被强行送回县城,不知情的母亲还在家中打扮着自己,希望父亲来吃饺子的时候看到自己美丽的样子,但却听到门外传来"先生走了"的声音,母亲赶忙装好饺子,奔跑出去。为了能让父亲吃上蒸饺,一路抄近道追赶着父亲的马车,蒙太奇镜头的快速切换使观众迫切的希望母亲能追上父亲的马车,可母亲摔倒了,碗也碎了。
母亲的哭声也留不住渐渐远去的马车,弦乐演奏的主题音乐响起,母亲看着散落在地上的饺子和青花瓷碗碎片,她哭了,此时弦乐的音量减弱由二胡演奏主题旋律,二胡的音色本身具有沧桑感,拨人心弦的曲调让故事情节显得更加悲凉。
看着渐行渐远的马车,长笛、二胡与弦乐合奏,音量渐强,画面中只剩下空旷的草地与母亲的背影,音乐将忧郁凄凉的情绪展现的淋漓尽致。
母亲每天都在盼望着父亲的归来。当母亲看到姥姥为自己煽好的青花瓷碗,触景生情音乐响起,母亲再一次流下眼泪。笛子演奏的主题旋律响起,大全景下冬天里学校被层层白雪覆盖着,那里不再有读书声,鸟儿在天空中传来阵阵叫声,笛子声也转为弦乐,母亲坐在织布机前织着布,“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的读书声响起,主题旋律进入,悠扬的笛声再次响起,母亲发疯似地跑向学校,多么希望父亲回来了,可结果跑到教室发现空无一人,只有被凛冽寒风吹破的小屋。
隔天,母亲来教室打扫了卫生,重新粘好窗户,电钢琴演奏的音乐旋律响起,母亲此刻正在为窗户贴窗花,贴好后,镜头以母亲为视角,环顾着教室四周,此时在电钢琴演奏的基础上加入了弦乐,轻快舒缓的音乐旋律,母亲看着贴好的窗花,想起了父亲在村子里的点点滴滴。
由于在雪中等待的时间太久,母亲生病了,姥姥告诉母亲“先生不会回来了”,但母亲仍执意要去县城寻找父亲,却不幸在半道晕倒,好心的村民在路上发现了母亲并将母亲带回来了。从病痛中清醒过来的母亲得知父亲回来了,便迫不及待地跑向教室。络绎不绝的读书声牵引着母亲的心,母亲奔跑在厚厚的积雪上,哪怕摔倒了也会爬起来继续跑。
奔跑中,响起的是低沉而柔和的弦乐,重在表现此时的母亲那悲喜交加之情。最后,其他音色渐弱,画外音旁白响起:“从那天起,父亲就再没离开母亲一步”话音渐落,竹笛声渐强,把音乐推向了高潮,画外音旁白再次响起:“这就是父亲和母亲的故事”,再一次通过大全景叠化镜头,将美好的回忆拉回现实,音乐停止。
音乐深化叙事主题场景
母亲将织好的布放在父亲的棺材内。抬棺当天,父亲曾经教过的许多学生都纷纷冒着风雪轮流抬棺送父亲回家,村长帮忙顾的人也不收一分钱帮忙抬棺。此时的背景音乐与以往大不相同,乐曲中仅有做了回声处理的笛声,笛声配合着踩雪的“吱吱,吱吱”声,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
多次叠化镜头的运用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从白天走到了黑夜,回村的路很漫长,路上没有人说话,只有孤寂的笛声和冬日刺骨的风声。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一方面衬托出母亲对父亲永远不变的忠贞爱情,另一方面暗喻父亲对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第二天一早,“我”站在父亲曾经教书的教室里,教孩子们念起当年父亲教书的儿歌,年迈的母亲听到后便顺着声音向教室跑来,仿佛时间再次回到母亲第一次听父亲念书时的情景,音乐再一次响起。
镜头画面在年轻的母亲和年迈母亲之间往返闪现,
仿佛光影在此刻交汇,镜头逐渐将湖面拉远,回忆中蜿蜒的小路上,母亲向远方奔跑,影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