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哥娱乐网 明星 《县委大院》结局的辩论赛有寓意,梅晓歌究竟去了哪里?

《县委大院》结局的辩论赛有寓意,梅晓歌究竟去了哪里?

好快,《县委大院》这就结局了。

总共才24集,正想看梅晓歌如何大力发展农业,却忽然就结束了……

不得不说锅姨她老公,黄觉,从《山海情》到《县委大院》,你这是正午特约农学专家啊!

结局其实是开放式的,梅晓歌离开了光明县,但,没有具体说明他去了哪里,是升了?贬了?平调了?

最后一集,有一段1997年的回忆,大学时期的梅晓歌和乔麦共同参加辩论赛——北岳大学,一打眼看成北京大学,我还想这真是有够牛啊哈哈哈。

很多人都看得一头雾水,不明白这部剧为什么时不时就插一段回忆、大结局里也要插。

但这部剧里的回忆,可不是为了水时长。

回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梅晓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能成为如今这样一位有责任担当、受到百姓认可的县委书记,和本人的性格有关、和乔麦对他的影响也有关。

最后这段回忆,饰演少年梅晓歌的,是刘昊然,虽然单眼皮的他单看长相跟胡歌不太像,不过演出来的那种温吞怕老婆的气质,倒是一脉相承。

而且,从《琅琊榜》到《风起长林》,两位金陵城的明亮少年在此重聚交接,也算是正午特有的彩蛋。

不过,刘昊然的出场,只是刷个脸吗?

肯定不是。

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梅晓歌和乔麦是正方。

开场前,梅晓歌讲了几个例证,其中一个是“热带雨林生存法则”,实际就是大家熟悉的“壮士断腕”。

两人准备很充分,但是最终却输了。

对比2015年的光明县,所谓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究竟是什么呢?

我一开始,觉得梅晓歌是那个壮士断腕的人,绝不为了经济发展牺牲环境、哪怕彻底整改是阵痛也要坚持下去。

那么,辩论赛输了,意味着梅晓歌输了吗?

再一回想,少年梅晓歌上场之前,跟乔麦开玩笑,问,咱们是正方吧?

我又觉得,之前理解错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与“壮士断腕”其实不是一回事,曹立新等人的表现,才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在他们眼里,经济发展才是头等大事,其他的都可以暂时忽略。

在曹立新看来,作为官员,只要不为一己之私做坏事,就没问题。

想搞好经济,出发点是好的,他也的确没做过坏事,可是,他所不拘的那些“小节”,是无数老百姓最最现实的生活。

土地污染,百姓生病,这些都是可以不写进发展史的“小节”,最后呈现的只有亮眼的成就,这样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要也罢。

所以,多年后的梅晓歌,他辩证的,其实是反方。

本来嘛,他当年所说的“壮士断腕”就不能证明“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因为,成大事是一种没有外界压力的主动选择,但“壮士断腕”是在客观条件非常苛刻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就像多年后,村民因为污染而生病,压力和限制已经摆在那里,必须要做取舍。

1997年的乔麦,因为输了辩论赛而不服气,说“裁判不公平”,

校园里的辩论赛有裁判,当进入社会、成为官员治理一方的时候,谁才是裁判?

前一集里,梅晓歌同曹立新讲话时,就已经说过,“老百姓就像一把尺子,我们是不是好的领导干部,一量就知道。”

梅晓歌在光明县所做的一切,究竟是对,还是不对?

当他走在路上,身边认出他的百姓都会真诚向他问好,他也可以坦然回应,

曾经满是敌意的老拐,对他也很热情,还看不出“裁判”的结果吗?

出场就是“钉子户”、整部剧里一直“唯恐天下不乱”的刺儿头老邱,在最后一集,最后一次来“上访”,说,“就到这儿了”。

为什么,因为他是在代表所有的光明县人民行使监督权,他是为了让光明县真的变光明,如今愿望达成,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那梅晓歌究竟去了哪里?

不重要。

这部剧的剧名,是《县委大院》,而不是《县委书记》。

梅晓歌最后那段独白,说,“铁打的县委大院,流水的干部”,老百姓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可是当官的不可能一直在一个地方当官。

重要的是,他把怎样当好这个父母官的理念,传达给了后人。

作为继任者的艾鲜枝,能力毋庸置疑,但最开始,她的理念与梅晓歌并不完全相同,比如抓环保这件事,她就有很多顾虑,也因此觉得梅晓歌可以缓一缓。

是在跟老公聊天时,老公那句“万一下一任是你呢”点醒了她。

梅晓歌离开之前,也推荐了艾鲜枝,因为,艾鲜枝已经真真正正成为了他的接班人。

就像他去穆记羊汤馆,老拐和他一样都马上要离开了,他说再也喝不到这个味道了,老拐却告诉他,手艺都传给儿子了,“你放心吧”。

把所有百姓的生活与未来寄托在某一个体身上,太不可靠了,最重要的,是制度的保证、理念的传承。

另外,最后一集还有许多有趣的小细节,比如,全剧最好笑的相声二人组,终于喜迎“翻车”,虽然笑死个人,但又何尝不是一种契合主题的提醒: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彻底地整改!

还有刘喜,终于不是天天窝在家里玩手机了,也开始出来送外卖了,仔细看手上还有戒指,说不定媳妇都有了。

总而言之,光明县,越来越光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