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哥娱乐网 娱乐 大闹一场,悄然离去,金庸的一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大闹一场,悄然离去,金庸的一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018年10月30日,94岁的金庸,在香港逝世。

从此,世间再无“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一代武侠小说大家。

金庸一生,成就极高。

他是武侠小说作家,他是新闻学家,他是企业家,他是政治评论家,他是社会活动家,他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之一。

1924年3月10日,甲子鼠年,金庸出生在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袁花镇。

那一年,同他一起出生的大人物,还有同样与他一起写武侠小说成名的梁羽生,以及号称香港武侠电影旗手的张彻。

嘉兴海宁,为良渚文化发源地之一,风景胜地,名流故乡。

历史著名人物就有东晋学者干宝,唐代诗人顾况,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明代戏曲家陈与郊、史学家谈迁和查继佑,以及清代三阁老(陈大学士一家子)。

还有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诗人徐志摩穆旦等人。

徐志摩

而金庸的祖上,就有诗人查慎行,书法家查升。即使到了父辈查枢卿这一代,也是文化中人,在那个年代就深造于著名学府震旦大学

事实上,金庸祖上,海宁查家在清代就是“一门十进士,兄弟三翰林”。

而且还被康熙皇帝赞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并赐以“澹远堂”、“敬业堂”、“嘉瑞堂”等匾额。

同时呢,金庸母亲徐家,又是海宁一大富商,祖代世袭相继经营有酱园、绸庄、钱庄等大买卖,一句话,有钱的狠啊,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得到。

到了金庸出生那一年,他家里依然还有3600多亩土地,100多户佃农……

展开想象力尽情想象吧,金庸家里多有钱,我们是说不上来也算不出来的,正因为有这个财富基础,再加上祖上的文化积淀。

才让日后的金庸,厚积薄发,成为一代著名报人,一代武侠小说大家。

琼瑶

更何况他的亲戚,还有姑父蒋百里,表兄徐志摩,表姐蒋英(钱学森夫人),表外甥女琼瑶,以及同宗穆旦(查良铮),亲族厉麟似(文教界泰斗)等。

用一句俗套的话说,就是——“他不成功谁成功,呢?”

1932年,8岁的金庸,偶然读了人生中第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讲述女侠方玉琴为报父仇,与岳剑秋并辔江湖的传奇故事。

写法文白夹杂,还不时引用时髦语。并且,还独创男女二侠结伴闯江湖的模式。立刻就吸引像金庸这样的小朋友。

看完后,金庸一拍大腿,跳起来大叫:“想不到世上还有这么好看的书!”

尤其是作者顾明道的写作起因,“余喜作武侠小说而兼冒险体,以壮国人之气”。让金庸深为佩服,不禁有想模仿的冲动。

从此,搜罗一切武侠小说话本小说来读。

1937年,日寇入侵我中华,13岁的金庸从家乡袁花镇小学毕业,考入嘉兴中学。

入学第二年,因日军侵占到浙江,金庸随嘉兴中学徒步千里南迁至丽水,进入省立联合中学初中部继续读书。

就在这里,金庸的财商第一次小试身手,联合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

结果,大赚特赚,成为校园里闻名的“大商人”。

那一年是1939年,金庸才15岁,正读初中三年级。有意思的是,那还是此类型书籍第一次在中国出版,也是金庸平生出版的第一本书。

此时,就不得不说,金庸就是一个天才,赚钱的天才,写作的天才,随便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但赚钱后的金庸,却立刻又在学校闯祸了。

1941年,17岁的金庸,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在学校壁报上写了一篇文章,名叫《阿丽丝漫游记》,通篇讽刺训校导主任的投降主义。

结果,被其开除。还好校长张印通是个好人,托人介绍他转学去了衢州中学。

1944年,已经20岁的金庸,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本来前面等着他的是一个锦绣前程,却因为他的臭脾气不改——

对学校内一些学生党员的行为提出批评,被人家不断投诉,反被学校“勒令”退学。

无书可读的金庸,索性不读书了,投靠时任中央图书馆长的表哥蒋复璁,挂了一个闲职,趁机阅读大量书籍,反而自学成才了。

所以,有时候无路可走也并不完全是什么坏事。

1945年,抗战胜利,人人欢欣鼓舞。21岁的金庸也返回家乡,还去了杭州《东南日报》做了一名外勤记者。

第二年,金庸觉得还是想读书,便又兴冲冲跑到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进入法律学系插了个班,开始修习国际法课程。

但又觉得不能这样死读书,于是,又去报考上海《大公报》,挤进去当了一名兼职的国际电讯翻译 编辑,半工半读,幻想着美好的未来。

1948年,24岁的金庸,从东吴大学正式毕业,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从此,命运发生天翻地覆的大变化。

1950年,金庸所在的《大公报》编辑部,来了一个名叫陈文统的新同事,俩人一个办公桌,面对面一起办公,闲了一起下棋,摆龙门阵。

没想到,就是这龙门阵,竟然被俩人摆出一段大传奇。

1955年,31岁的金庸,开始在《大公报》上连载自己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而之所以写这部武侠小说,竟然是因为前一年的一场武术比赛。香港太极派和白鹤派门下弟子因为争执,无法了断。

于是,两派掌门人,下战书,摆擂台,大比武,决高下。

结果,让人大失所望,原来两派掌门人的比武,一点也不好看。

比武正式开始,只一个回合,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一拳打中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的鼻子,血流满地,比赛就结束了。

前后不过一分钟,实在是不过瘾。

失望的观众,纷纷投书给报社,请求登载好看的武侠小说,以解“比武之渴”。

于是,坐在金庸对面的同事陈文统,自告奋勇写下一篇《龙虎斗京华》,取了个笔名叫梁羽生,开始在报上连载。

结果,反响热烈,报纸一售而空。

可是很快小说连载就到尾声,而梁羽生又没空继续撰写。于是,众人的目光都落在金庸脸上,甚至还有人给他起好了小说题目,以及写作思路。

最终,金庸接过这个活来,定下小说题目《书剑恩仇录》,并把自己的本名查良镛,最后一个字“镛”拆开,名为金庸。

第一本书连载完毕,金庸又开笔第二本书碧血剑》,接着又是第三本《射雕英雄传》,第四本《雪山飞狐》,就这样一本接着一本,一发不可收拾。

一连写了14本,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本本轰动,本本畅销。就这样从1955年31岁写起,到1972年48岁收笔。

前后一共写了18年,最终成就一代武侠小说泰斗。

而今天,2022年10月30日,是金庸去世4周年,人虽逝,书犹在。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读先生的书。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致敬金庸,怀念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