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魔性的两大语言,东北腔与台湾腔经常携手出现,网友一直很好奇如果让让东北人和台湾人当室友,最后会是哪个魔性腔调胜出?
这个互联网讨论多年的话题,在五年前成为创作者的灵感源泉,并贡献了网络电影《东北插班生》,讲述东北高中生王虎转入台北校园的故事。
剧情脑洞清奇,语言梗、习俗梗层出不穷,两位男主初碰面便让观众疯狂掉坑。
一个问:“咱地,没见过这么帅的沈阳陈冠希(请用宋小宝音阅读)”。
一个回:“公啊小,一下子说自已丑一下子双说自已帅,靠比啊!”(请用道明寺的声音阅读)。
哪个腔调最终能压对方一头,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两大魔改腔调碰撞出来的喜感分分钟戳中观众笑点,让小成本的《东北插班生》成为网大里的一朵“奇葩”。
五年后,《东北插班生》全新回归。
演员史元庭继续饰演东北学生王虎,脸上的鱼尾纹似乎难再驾驭高中生头衔,却如《夏洛特烦恼》般并不影响观众入戏,反添了“笑”果。
编剧们奇葩的脑洞仍旧那么出色,王虎还是那个又憨又飙又莫名松驰的学渣,在家和老爸上演父子“深情”,在学校交白卷让老师瞬间“飞升”。
自己却傻呵呵地玩慢动作拖延回家(挨打)时间,地主家的傻儿子过了五年时间,还是傻得那么可笑(褒义),老剧粉满意,新观众眼前一亮。
由于王虎神操作太多,虎爸眼见东北校园已经拉不住自家的崽,决定将他送到澳门读书,并要求王虎“老实”一点,否则便要将他送给好友当童养婿。
为了挽回老父亲的心,王虎的插班生之路正式开启,学校由网大时期的台北改成了澳门,学生身份更加多元,看点与笑点,也迎来一次大升级。
东北话碰上台湾腔有多好笑,在电影里观众已经体验到,到了网剧,编剧正常发挥,方言梗持续碰撞,东北铁憨憨再遇台北校霸,名场面重新上演。
新校园的三大社团正在剑拔弩张的掰头,意外在天台围观的王虎就这么把奶茶泼到了柔道社“最强的男人”张文峰头上,多么熟悉的一幕?
影版中也是他用饮料搅合了张文峰1.0的高光时刻。
接下来,便是两位男主不同频的“争斗”日常。
“校霸脑”张文峰想着“好家伙,他想挑战!约起!”,“东北脑”王虎则是“好家伙,有戏看诶,咦,我好像忘了什么”,鸡同鸭讲延续了影版核心看点。
不过,作为老观众,更惊喜的是五湖四海的方言大杂烩。
东北人的社牛属性罕见的碰壁,因为王虎这一次碰到的不仅有台湾腔同学,还有完全听不懂的粤语、潮汕话、逗趣的港普,一段笑话下来,全员懵圈。
听不懂……语言不通,笑点有壁。
更搞笑的是,《东北插班生的》魔性语言又加了一个泰国腔,王虎交到的第一位好友是泰国华侨李建国,说话轻声劝语,性格软萌可爱,与东北大汉成鲜明对比。
然而,当两人都用自已认为“最标准”的口音读英语时,七话委实笑到肚子疼,大碴子味英语VS冬阴功味英语,读得人自信满满,听得人只想捧腹。
不同区域的文化碰撞也是笑点之一,比如,李建刚非常漂亮但前阵子还是哥哥的姐姐,不错,李建国的人设很泰国,王虎的反应,也相当东北直男。
如果观众手里有《喜剧大赛》评委们的那盏灯,看《东北插班生》时可能观众手都会拍麻,笑点过于密集,每集都像是在看开心麻花。
校园故事,怎么能没有女主角呢?这一次剧版安排了两位性格截然相反的“女神”,一个是温柔可爱的沈嘉仪,善良漂亮的女孩让王虎一见倾心。
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那味儿了,角色名字也明显对应沈嘉宜。
另一位女主则是王虎的青梅竹马韩梅梅,东北老娘们,啊不!东北豪爽姑娘一枚,不仅武力值碾压校霸们,连小伙伴王虎见到她,都要瞬间滑跪的那种。
她英姿飒爽的性格,也让张文峰一见倾心:啊,这个女孩好不一样啊!
但萌妹沈嘉仪其实一直默默暗恋张文峰,没错,这个故事四位主角的感情线像糖葫芦,她爱他,他爱她,她又爱他,所有人都是单箭头,串联得很工整。
放到言情剧里,妥妥地俗套设定,但到了《东北插班生》,狗血壳子套得全是新酒,人物关系完全没有狗血感,只有不按常理出牌的笑点推手。
王虎台偶霸总式壁咚沈嘉仪,效果是沈嘉仪以为新同学是变态……
张文峰勇追韩梅梅,结果完美COPY了直男揪双眼皮贴的神操作……
主角们的言情线永远远离观众想象,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在自我独嗨的道路在疯狂撒欢,虐恋情深什么的?不存在,四角狗血什么的?不存在。
有的,纯粹是催生观众鱼尾纹的搞笑反转,以及,一点属于青春萌动却完全不矫情、无疼痛文学的青涩爱情,好看,也好嗑。
当然,在一众男生碰撞的青春故事里,最好嗑的CP,永远是兄弟情,王虎VS张文峰不打不相识的友谊,直到故事大结局,也让观众念念不忘。
如果你擅长脑洞发挥,《东北插班生》可以提供大量兄弟情素材,想要友情的真挚的友情,想要糖的,又有可供观众脑补的原材料。
一口气炫完24集《东北插班生》,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内容非常丰富,看点详实,但观感非常轻松,不需要动什么脑子,也没什么纠结遗憾。
这并不是指剧情无逻辑,而是它是一个能够自洽又轻松地解压喜剧,看得时候观众既能收获酣畅淋漓的笑,又能得到没有负担的温馨治愈。
王虎与虎爸的东北式父子情,张文峰与张爸的台北式父子情,剧中父亲的形象看似接地气其实也融入很多戏剧化,但父亲相处过程却能让观众觉得温暖感人。
插班生与来自各地的同学碰撞出各种火花之后,故事如影版一样向友情发展,学渣们的凝聚力,没有什么逆袭打脸爽文结局,却在成长进步中让人欣慰。
这群学生在某方面的确没有那么优秀,却又都有自已的闪光点,他们彼此学习彼此磨砺,共同成就了更好的自已,青春变得热血,追剧很畅快。
整个故事拥有的多元包容性,尾声处适当的文化升华,格局再次拔高,它是一部青出于蓝的喜剧黑马,也是属于我们的解压利器,期待第二季早日整起。